儿童误吞异物 一枚硬币在孩子食道卡了球友会一星期
栏目:球友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17 14:36:45

  6个月的宝宝吞下妈妈的金坠子,幸好最后顺利排出;3岁女童“吃”进1元硬币超过一周,父母直到孩子开始呕吐后才发现送医,结果查出硬币“藏”在食道里,已经诱发溃疡

  暑期才刚开始没多久,泉州市儿童医院连日来就陆续接诊多例异物吞食病例。医生提醒,假期儿童误吞异物进入高发期,家长要注意不要将细小物品摆放在婴幼儿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儿童误吞异物 一枚硬币在孩子食道卡了球友会一星期(图1)

儿童误吞异物 一枚硬币在孩子食道卡了球友会一星期(图2)

  7月9日,3岁的小雅(化名)还在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治疗。回想起孩子误吞1元硬币的经历,父母还觉得有些后怕。

  几天前,小雅的食欲明显下降。一开始父母还以为是因为天气热,就带孩子去看医生,开了点调理脾胃的药。结果小雅的症状并未好转,还在一次饭后出现呕吐、面色苍白的情况,父母赶忙送她就医。

  医生检查发现,小雅食欲不振是因为食道里“藏”着东西。通过实施紧急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医生从小雅食道里取出一枚1元硬币,初步诊断这枚硬币已经在小雅食道里卡了一个星期以上,食道还出现了2到3厘米长的溃疡。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小雅的病情明显好转。

  6月大的男宝小彬(化名)也让父母惊出一身冷汗。7月5日,小彬在玩耍时误将母亲的一个金坠子吞进肚子里。金坠子直径约1厘米,家人在发现后立即将小彬送医。

  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金坠子已经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第二天进入盆腔,第三天通过一次排便排出,家人这才松了口气。

  医生也表示,幸亏金坠子没有尖锐的边角,否则很可能划伤食道导致溃疡。在小彬被送医的同一天,快4岁大的小丽(化名)因误吞纽扣电池被送医。孩子的食道和胃部都有轻度损伤,经治疗后好转。

  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邹素娟介绍,由于1元硬币直径约2.8厘米,儿童误吞后容易卡在食道中,时间长了会造成食道黏膜水肿等损伤;进入肠道后可能引起肠梗阻乃至肠穿孔,如处理不及时,严重的还会引发生命危险。一旦异物梗塞在肠道,就只有通过开刀才能解决问题。

  邹医生表示,消化道异物是指在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被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常见的有玩具部件、硬币、纽扣电池、蜡笔、小骨头、枣核、纽扣、戒指、别针、发卡、磁珠等。这些异物中,小的可以随食物一起被排出消化道,较大的则不易自行排出,可能嵌顿在消化道的狭窄部位造成损伤。边缘尖锐、不规则的异物还容易划伤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穿孔,需要及时治疗将异物取出。

  此前,医院接诊过一名患儿,因反复呕吐、进行性进食困难求医4年。经内镜检查发现是一颗龙眼核嵌顿于食道内,继发食道糜烂。万幸的是经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未继发食管狭窄。球友会

  除了异物卡喉,腐蚀性异物更要警惕,如电池、管道疏通剂、强力清洁剂等,可能造成患儿食管及胃黏膜灼伤甚至穿孔,继发性食管狭窄导致进食困难。

  婴幼儿对外界及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但对危险的认知严重不足。邹医生建议,暑假期间,家长要注意高危物品的存放与保管。别针、缝衣针、小钉子等尖锐微小的物品应存放在宝宝无法触碰到的地方。

  孩子的玩具应尽量选择一体式。当孩子在玩有零部件的玩具时,家长应在一旁陪伴;不要将硬币、磁力珠、纽扣电池等作为儿童玩具;选择儿童衣物时应避免选择有过多装饰或装饰品不牢固的,防止误吞。

  进食时,要及时纠正孩子口含异物的不良习惯,不要在进食或口含异物时与孩子打闹,要向孩子强调细嚼慢咽的重要性,避免吞入鱼刺等。

  管道疏通剂、强力清洁剂等腐蚀性制剂需拧紧瓶盖,不随意放置,更不能用饮料瓶分装,以防孩子误食。

  误吞异物后孩子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拒食、哭闹、腹痛、持续口角流涎、易怒等,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等并发症。家属发现后应第一时间送医,同时避免继续进食、进水。

  如果患儿误吞的是管道疏通剂、强力清洁剂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千万不要用清水冲洗。要用蛋清球友会、高浓度的豆浆或高纯度的牛奶进行漱口或吞服,再用洁净纸巾或干布清理口腔可见的残留异物后再送医,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间。(记者 许奕梅通讯员 黄丽纹/文医院/供图)